同时,规模的扩大也让更多的素人有机会在节目中崭露头角,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。肖青,衡阳消防救援支队的,也是女主唱。她带领一群战友组成的蓝鹅乐队,在现场显得特别有活力。还有一对新婚夫妇,在百人合唱时冲上舞台,随着《爱你》的旋律自由起舞,看似敦实的新郎居然迈着灵活的步子。

这些人气脸瞬间让观众说“过去的记忆回来了”“DNA动了”。 二是“走出去”,捕捉“附近”的音乐。 我想出去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我想知道《我想和你唱》的“我”是从哪里来的,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,才能唱得这么开心。在节目开头的一个短片中,汪涵的旁白让一号很好奇他会如何找到那些鲜活的“我”。 在歌曲《蝴蝶飞呀》的合唱环节,一段“水果哥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。随后,谜底揭晓。汪涵来到“水果哥”所在的河南郑州中牟县韩寺镇,在他的摊位旁静静地听他唱歌。汪涵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音乐给人的原始力量:单纯的想唱歌,想用音乐这种语言表达自己。 走出去,来到素食者的“邻里”,观察他们的生活世界,成为《我想和你唱4》最大的亮点。 就像汪涵说的“我非常非常希望去过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,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生活,能够走在他们的身边,接近他们,感受他们”。

步入2023年,很多人都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。这种奋斗的态度,无疑是今年中国最鲜明的主题。希望看到有希望的生活的人,不仅仅是汪涵,还有千千千千万万的你我。 从舞台到大众,《我想和你唱4》尝试的是聚集和传递热爱生活、热爱音乐的价值主题。 值得一提的是,《我想和你唱4》并不是芒果综艺第一次“走出去”。《云上的小店》年,汪涵作为“乡村合伙人”,表现出对人民的由衷热爱,试图通过扎根农村来解决“新农村”面临的共同问题。从《云上的小店》到《我想和你唱4》,一号,我们看到不仅汪涵越来越把脚扎根在土壤里,湖南卫视和芒果TV的双平台综艺供给和内容创作也越来越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,从而让综艺内容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优质文化产品。 三是让草根力量给音综生态带来正向循环。 湖南卫视和芒果TV的双平台战略,为芒果出品的音乐综艺带来了更多的裂变可能。在《我想和你唱4》第一期节目中,最终合唱搭档赵启堆将成功推至《青年计划》,这是一档由湖南卫视和芒果TV联合打造的大型音乐竞技节目,实现“再就业”。 正如汪涵所说,这是“节目接着节目,精彩接着精彩”。 这一创新之举,不仅能为整个国内声音合成生态持续输送新鲜血液,也能让草根力量在芒果音乐舞台上长久绽放。 所以在一号看来,《我想和你唱》第四季的推出并不是简单的经典IP回归。在芒果生态中,是芒果构建音乐综艺新矩阵的重要一环;在内容创新方面,通过大众力量的扩大和释放,为音乐综艺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,打开新的空间。 音乐是最动人的正能量。 回到《我想和你唱》第一季诞生的2016年,一号有幸采访到节目总导演秦望。当时,她对节目中的互动元素有这样的解释: “在《我想和你唱》的舞台上,明星不再高高在上,粉丝不用抬头。他们以平等、包容、多元的方式相互交往。” 七年过去了,这种从第一季就存在的平等包容的基因并没有被抹去,反而被强化了,意图更加凸显群众的力量。一号觉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《我想和你唱4》这个阶段,那么最贴切的无疑是 向两个方向走。 这是一个双向的音乐层面的旅行。 音乐层面的双向之旅,是通过明星和元素的唱功,实现对音乐本身的奇妙创造。 从去年开始,人们对声音合成器产生了强烈的怀旧情绪。其实对于综艺节目来说,如何把握运用怀旧元素的温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。在这方面,湖南卫视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论:怀旧不简单。无论是再现经典作品,还是重启综艺IP,都需要深刻洞察观众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情绪变化作为基础。 例如,在《我想和你唱4》阶段,它是基于 “怀旧圈” 基于创作逻辑,我们可以实现不同代人之间基于对话的共同创作。 节目中的《红蜻蜓》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。赵启堆是最年轻的00后代表,李早属于90后,“青春老男孩”群体是妥妥的80后。他们与苏有朋的合唱赋予了经典作品新的内涵。如果说90后、00后的唱功和小虎队差不多的话,那么《青春老男孩》的演绎更接近当下的时代,而苏有朋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,试图嘲笑过去的意境。

同样,赵七队最后和苏有朋唱了《我最大的奇迹》。虽然她自己的经历可能不足以让她准确地理解歌曲的情感情绪,但在苏有朋的耐心指导下,她的最终呈现赢得了推荐乐队的认可和鼓励。

也是情感层面的双向之旅。 第一期节目,一个叫曹雨曼的歌手让人印象深刻。她喜欢王心凌很久了,但后来她不满足于听歌看剧,于是开始默默写歌。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她的歌能被她喜欢的歌手唱出来。听完这个故事后,王心凌也有了一段感人的自白: “我们有实力这样支持大家,真的很感谢。大家都愿意让我陪着你,在你有困难的时候,或者想努力的时候,让我做你的精神动力。让我们一起加油吧!」 除了感动,还有治愈。当你看到那些可爱的网友《爱你》的演唱片段,歌手也会被千万网友的歌声治愈。事实上,无论是歌手,还是业余爱好者,还是屏幕前的观众,大家都借助经典音乐作品这个媒介,实现了心灵的相互疗愈。同时,这种治愈会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相互热爱,为各自的生活提供动力。

汪涵在节目中还提到了费玉清的一个故事。一场演唱会后,一个朋友推着轮椅上的粉丝向费玉清要签名。歌迷们会关注费玉清每一场演唱会。当费玉清问他为什么没看到他时,他说他总是坐在最后一个角落,因为他没有座位。听完之后,费玉清当场流下了眼泪。此后,他一直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坚持坚守着歌手的本分。这种粉丝和歌手在情感层面的相互鼓励,恰恰是《我想和你唱》这个舞台上最打动人的地方: 歌手,在这里坚守你的职责,带着最大的诚意去做你的作品; 观众们,就像汪涵说的,“他们的梦想就是用你的歌声的翅膀在现场飞翔”。 另一方面,音乐真的从音符变成了激励无数个人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的能量。 第1号结论 七年前,在谈到创建《我想和你唱》的初衷时,秦望表达了如下观点: 我想让观众看到电视的温度和色彩。 时光荏苒,当我们再一次看到第四季舞台上百人合唱的欢快场景,再一次被温暖美好的故事所感动,一号觉得当年的初衷,尽管七年了,不仅没有褪色,反而更加光芒四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