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魁與天鉞是紫微斗數中一對較為純粹的吉星,由於其負面意義較少,因此熟記其安星法顯得十分重要。
這兩顆星皆按出生年的天干來排列,我們先看其安星口訣:
甲戊庚牛羊,乙己鼠猴鄉,
丙丁豬雞位,壬癸兔蛇藏,
六辛逢馬虎,魁鉞貴人方。
這首口訣意指:若出生年干為甲、戊、庚,魁鉞分別位於牛(丑)、羊(未)宮;乙、己年生人,魁鉞在鼠(子)、猴(申)宮;丙、丁年生人,魁鉞在豬(亥)、雞(酉)宮;壬、癸年生人,魁鉞在兔(卯)、蛇(巳)宮;辛年生人,魁鉞則在馬(午)、虎(寅)宮。除了注意年份與宮位的對應,還需留意安星的先後次序。例如「甲戊庚牛羊」,意指先在「牛」(丑宮)安放天魁,後在「羊」(未宮)安放天鉞,依此類推。
廣告 除了按出生年干排列的「原局魁鉞」,推算流年時,也有按流年天干排列的「流魁」及「流鉞」。由於魁鉞二星吉多凶少,獲其會照通常代表運氣較佳,因此熟記此口訣,能讓您在快速查找流年運勢時更為便利。
若覺得口訣抽象,我們可以用圖像來輔助記憶(如下圖所示):
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記憶法,我習慣將星曜的動態變化想像成動畫。天魁、天鉞就像建築的「圓頂」和「地基」,且這兩顆星從不進入辰、戌二宮。
廣告 「圓頂」和「地基」的建造,是按天干順序描繪的:首先從中間開始動筆,向戌宮方向繪畫。因此,甲、乙、丙年的「圓頂」分別位於未、申、酉宮,「地基」則分別位於丑、子、亥宮。到了丁年,再於酉、亥宮加一筆(即位置與丙年相同)。接著,筆觸回到中間向右畫,這次只畫兩宮,所以戊、己年的「圓頂」分別在未、申,「地基」在丑、子。由於丑、未宮居中,我們在此多畫一筆,故庚年的天魁、天鉞仍停留在丑、未宮。最後,繪製「圓頂」及「地基」的左邊,同樣向辰宮方向繪畫,辛、壬年分別位於午、巳宮及寅、卯宮。如同丁年一樣,癸年也在「圓頂」和「地基」的末端補一筆。仔細觀察會發現,寅、午宮最為特別,僅有辛年一年安放天魁、天鉞;此外,天鉞一般安在「圓頂」位置,唯獨辛年時,天鉞安在「地基」。
天魁、天鉞皆象徵有利的環境,能帶來實質利益的機遇。相對而言,天機星更多代表著「機會」與「可能性」。好比六合彩的組合數遠多於「買大細」,機會雖多,卻不一定能中獎;重點在於能否把握。因此,天魁與天鉞通常具有較單純且直接的正面作用。
既然魁、鉞代表機遇,自然與天機星最為匹配。兩者結合,象徵著發展契機或投資機會,最終能轉化為實際利益。
人未必都要成為機會主義者,時刻尋求暴發;當天魁、天鉞搭配其他主星時,往往代表著卓越與獨當一面的實力。例如貪狼會照魁鉞,主有能力擴張發展;搭配武曲,主執行力高效;搭配紫微,則增添威勢。此外,魁鉞還能形成「坐貴向貴」或「天乙拱命」之格局。兩者意義相近,區別在於斗數盤上的形態:一是命宮得對宮會照,二是從三方會照。無論何者,皆代表具備有利的發展條件,能獲得因緣際會之助、晉升機會,表現出眾。
廣告 雖然魁鉞本身負面因素較少,但甚忌被地空、地劫等煞星或不利的四化衝破。若流年命宮恰好未得流魁、流鉞會照(或被沖破),便易形成懷才不遇的運勢。因此,熟記其安星法,便能更快判斷命主的機遇情況。最後,魁鉞不宜會照過多桃花星曜,如紅鸞、天喜、咸池、天姚之類,否則反主因姻緣耽誤正事,導致意志消沉或沉迷感情。古書甚至推斷,若事業發展時桃花與貴人皆多,恐易落入風塵,雖「見多識廣」卻非正途。
天魁、天鉞屬於斗數中較簡單易理解的星矅,推斷時能用到的機會很高,所以一再強調熟記其安星法的重要,尤其現代電腦排盤流行,更應多學習背口訣的傳統智慧。
天魁與天鉞屬於斗數中較易理解的星曜,推斷時應用頻率極高,因此我一再強調熟記其安星法的重要性。尤其在電腦排盤普及的當下,更應傳承並學習背誦口訣的傳統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