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、变体形式

除了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外,《踏莎行》还存在多种变体形式。主要包括:

双调六十六字变体:前后段各六句、四仄韵。这种变体在字数上有所增加,句式和韵脚也相应调整,以适应更复杂的表达需要。

双调六十四字变体:前后段同样各六句,但韵脚和句式与六十六字变体有所不同。

这些变体形式在保持《踏莎行》基本格律和结构的基础上,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和变化,为词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可能性。

下面我们来欣赏《踏莎行》名篇:

[1]

《踏莎行·细草愁烟》

宋·晏殊

细草愁烟,幽花怯露。

凭阑总是销魂处。

日高深院静无人,时时海燕双飞去。

带缓罗衣,香残蕙炷。

天长不禁迢迢路。

垂杨只解惹春风,何曾系得行人住。

[2]

《踏莎行·候馆梅残》

宋·欧阳修

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。

草薰风暖摇征辔。

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
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。

楼高莫近危阑倚。

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
[3]

《踏莎行·雪似梅花》

宋·吕本中

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。

似和不似都奇绝。

恼人风味阿谁知,请君问取南楼月。

记得旧时,探梅时节。

老来旧事无人说。

为谁醉倒为谁醒,到今犹恨轻离别。

[4]

《踏莎行·郴州旅舍》

宋·秦观

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

桃源望断无寻处。

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
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

砌成此恨无重数。

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

[5]

《踏莎行·秋入云山》

宋·张抡

秋入云山,物情潇洒。

百般景物堪图画。

丹枫万叶碧云边,黄花千点幽岩下。

已喜佳辰,更怜清夜。

一轮明月林梢挂。

松醪常与野人期,忘形共说清闲话。

[6]

《踏莎行·元夕》

宋·毛滂

拨雪寻春,烧灯续昼。

暗香院落梅开后。

无端夜色欲遮春,天教月上官桥柳。

花市无尘,朱门如绣。

娇云瑞雾笼星斗。

沈香火冷小妆残,半衾轻梦浓如酒。

[7]

《踏莎行·自沔东来》

宋·姜夔

燕燕轻盈,莺莺娇软。

分明又向华胥见。

夜长争得薄情知,春初早被相思染。

别后书辞,别时针线。

离魂暗逐郎行远。

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。

[8]

《踏莎行·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》

宋·辛弃疾

夜月楼台,秋香院宇。

笑吟吟地人来去。

是谁秋到便凄凉?当年宋玉悲如许。

随分杯盘,等闲歌舞。

问他有甚堪悲处?

思量却也有悲时,重阳节近多风雨。

[9]

《踏莎行·闲游》

宋·刘将孙

水际轻烟,沙边微雨。

荷花芳草垂杨渡。

多情移徙忽成愁,依稀恰是西湖路。

血染红笺,泪题锦句。

西湖岂忆相思苦。

只应幽梦解重来,梦中不识从何去。

[10]

《踏莎行·萱草栏干》

宋·晁端礼

萱草栏干,榴花庭院。

悄无人语重帘卷。

屏山掩梦不多时,斜风雨细江南岸。

昼漏初传,林莺百啭。

日长暗记残香篆。

洞房消息有谁知,几回欲问梁间燕。

[11]

《踏莎行·春暮》

宋·寇准

春色将阑,莺声渐老,

红英落尽青梅小。

画堂人静雨蒙蒙,屏山半掩余香袅。

密约沉沉,离情杳杳,

菱花尘满慵将照。

倚楼无语欲销魂,长空黯淡连芳草。

[12]

《踏莎行・春情》

清・陈维崧

细草平沙,垂杨古渡。

画船双桨归何处。

绿波如镜照行人,相思一点愁难语。

粉泪偷弹,红笺暗度。

鱼书欲寄凭谁与。

东风吹老海棠花,可怜春去人如故。

[13]

《踏莎行·晚景》

明·陈霆

流水孤村,荒城古道。

槎牙老木乌鸢噪。

夕阳倒影射疏林,江边一带芙蓉老。

风暝寒烟,天低衰草,

登楼望极群峰小。

欲将归信问行人,青山尽处行人少。

[14]

《踏莎行·芳尘春迹》

清·张令仪

斗草闲阶,秋千芳径。

落红软处依稀认。

雨馀沙浅露微痕,苍苔翠滑偷尖印。

檀屑铺匀,金莲娇衬。

晚风欲起扶初定。

马嵬人去尚留香,屐廊枉作千秋恨。

[15]

《踏莎行·金钱卜欢》

清·张令仪

鹊语无灵,灯花难卜。

心期暗向青蚨祝。

龙文掷罢费端详,依稀似许归期速。

黛减螺痕,臂消红玉。

寒衾一束和香宿。

高楼独上更销魂,陌头杨柳参差绿。

[16]

《踏莎行·黛眉颦色》

清·张令仪

几笔轻匀,双峰碧聚。

幽情都向其间露。

吴宫多病捧心时,清歌听到销魂处。

芳草凝烟,远山含雾。

珠帘独卷娇无语。

春尖偷蹙湿啼痕,一腔心事凭谁诉。

[17]

《踏莎行·月奁匀面》

清·张令仪

淡抹轻施,新妆娇倩。

薄霜偏衬芙蓉艳。

琼窗宝镜射朝光,嫦娥何事分明现。

欲去悲怀,几时留恋。

芳华只有侬家见。

桃花白雪旧曾歌,翻怪三姨夸素面。

[18]

《踏莎行·绣床凝思》

清·张令仪

闲里金针,早完朝课。

无端惹起闲愁大。

怪它有鸟唤鸳鸯,双双戏处清萍破。

半响神驰,心情无奈。

不知帘外花阴过。

娇波凝睇九回肠,红绒嚼向何人唾。

[19]

《踏莎行·云窗秋梦》

清·张令仪

雾阙参差,云楼飘渺。

芳魂游遍蓬莱岛。

乌衣鸾佩奏清商,红尘不羡邯郸道。

城列芙蓉,阶环瑶草。

蕊珠宫里秋光好。

惊回一枕小游仙,晓风残月鸡声早。

[20]

《踏莎行·元夕》

清·张令仪

梅萼微舒,兰芽初破。

绿窗幽静人闲坐。

依依素月冷相窥,一帘花影和愁锁。

九陌游人,千门灯火。

如何著得寒酸我。

不如一枕小游仙,瞢腾且掩香衾卧。

[21]

《踏莎行・雪中看梅花》

元・王旭

两种风流,一家制作。

雪花全似梅花萼。

细看不是雪无香,天风吹得香零落。

虽是一般,惟高一着。

雪花不似梅花薄。

梅花散彩向空山,雪花随意穿帘幕。

[22]

《踏莎行・秋感》

近现代・顾宪融

落叶惊秋,寒螀泣露。

西风卷地愁如雾。

凭栏极目望天涯,青山隔断行人路。

宿恨难消,新愁又聚。

离情别绪知何许。

相思两地梦魂牵,夜长不寐听更鼓。

[23]

《踏莎行・碧海无波》

宋・晏殊

碧海无波,瑶台有路。

思量便合双飞去。

当时轻别意中人,山长水远知何处。

绮席凝尘,香闺掩雾。

红笺小字凭谁附。

高楼目尽欲黄昏,梧桐叶上萧萧雨。

[24]

《踏莎行・小径红稀》

宋・晏殊

小径红稀,芳郊绿遍,

高台树色阴阴见。

春风不解禁杨花,蒙蒙乱扑行人面。

翠叶藏莺,朱帘隔燕,

炉香静逐游丝转。

一场愁梦酒醒时,斜阳却照深深院。

[25]

《踏莎行・柳暗重门》

宋・陈允平

柳暗重门,花深小院。

盆池昨夜新荷卷。

银床斜倚小屏风,吴波澄淡春山远。

数点红薇,一庭香篆。

日长帘幕低垂燕。

隔帘人度玉笙声,东风吹堕桃花片。

[26]

《踏莎行・雨霁风光》

宋・曾巩

雨霁风光,春分天气。

千花百卉争明媚。

画梁新燕一双双,玉笼鹦鹉愁孤睡。

薜荔依墙,莓苔满地。

青楼几处歌声丽。

蓦然旧事上心来,无言敛皱眉山翠。

[27]

《踏莎行・情似游丝》

宋・周紫芝

情似游丝,人如飞絮,

泪珠阁定空相觑。

一溪烟柳万丝垂,无因系得兰舟住。

雁过斜阳,草迷烟渚,

如今已是愁无数。

明朝且做莫思量,如何过得今宵去!

[28]

《踏莎行・雪月风花》

宋・赵长卿

雪月风花,水云丘壑。

占来便是无拘缚。

利名场上苦奔波,何如大隐闲居乐。

一曲狂歌,千钟美酒,

蝇头蜗角休贪著。

人生万事转头空,种花且种松千个。

[29]

《踏莎行・甲午重九牛山作》

宋・刘克庄

日月跳丸,光阴脱兔。

登临不用深怀古。

向来吹帽插花人,尽随残照西风去。

老矣征衫,飘然客路。

炊烟三两人家住。

欲携斗酒答秋光,山深无觅黄花处。

[30]

《踏莎行・赋稼轩,集经句》

宋・辛弃疾

进退存亡,行藏用舍。

小人请学樊须稼。

衡门之下可栖迟,日之夕矣牛羊下。

去卫灵公,遭桓司马。

东西南北之人也。

长沮桀溺耦而耕,丘何为是栖栖者。

[31]

《踏莎行・题草窗十拟后》

宋・周密

结客千金,醉春双玉。

旧游宫柳藏仙屋。

白头吟老茂陵西,清平梦远沉香北。

玉笛天津,锦囊昌谷。

春红转眼成秋绿。

重翻花外侍儿歌,休听酒边供奉曲。

[32]

《踏莎行・春暮》

清・朱彝尊

竹暗谁家,桑连别坞。

红闺春尽愁无主。

杜鹃啼处鹧鸪飞,声声只向郎边去。

锦字难凭,银笺虚度。

伤心怕看闲庭树。

一番风雨落花多,归时应是春将暮。

[33]

《踏莎行・灵岩》

宋・吴文英

润玉笼绡,檀樱倚扇。

绣圈犹带脂香浅。

榴心空叠舞裙红,艾枝应压愁鬟乱。

午梦千山,窗阴一箭。

香瘢新褪红丝腕。

隔江人在雨声中,晚风菰叶生秋怨。

[34]

《踏莎行・初春》

清・叶小鸾

阶上香残,庭前雪化。

东风吹遍秋千架。

枝头犹带几分寒,轻阴渐放梅梢下。

昼永无聊,夜长难罢。

无端却被春愁惹。

杨花飞处梦魂牵,可怜独上相思马。

[35]

《踏莎行・送春》

清・沈鹊应

绮陌莺啼,绿窗燕语。

东皇去后春无主。

落英狼藉满芳园,游丝撩乱和愁舞。

远岫云闲,平湖水暮。

天涯目断知何处。

凭栏无语恨东风,年年吹送春归去。

[36]

《踏莎行・春夜》

清・庄盘珠

香雾空蒙,绿窗深悄。

一帘花影和愁绕。

月痕如梦上梨花,十分春思无人晓。

倦倚熏笼,懒拈诗稿。

夜长不管更声悄。

起来独自倚阑干,满庭芳草生幽抱。

[37]

《踏莎行・七夕》

清・袁绶

瓜果筵开,蛛丝巧篆。

针楼此夕双星见。

人间儿女祝长生,天孙不管离人怨。

银汉波澄,金风露泫。

年年佳会情无限。

可怜万古别离愁,只应分付银河浅。

[38]

《踏莎行・冬夜》

近现代・顾宪融

夜雪纷飞,寒梅初绽。

画堂烛影摇红乱。

金炉香烬漏声残,罗衾不耐春宵短。

别后音书,年来聚散。

相思两地情无限。

凭栏无语立多时,朔风凛冽侵罗幔。

[39]

《踏莎行・登燕子矶》

近现代・溥儒

古寺疏钟,危矶落日。

六朝兴废空陈迹。

长江浩浩水东流,青山依旧无今昔。

北望中原,西连故国。

金戈铁马成陈昔。

英雄淘尽浪花中,是非成败谁能识。

[40]

《踏莎行・和云臣留别韵》

清・陈维崧

桃叶波横,杨花径小。

离魂黯黯随春老。

酒阑携手问归期,明朝又隔长安道。

红烛啼痕,青衫别抱。

相思此际知多少。

雁声叫断月黄昏,天涯目断人空杳。

[41]

《踏莎行・题潘兰史独立图》

清・朱祖谋

海气成秋,山容媚晚。

人间何地容萧散。

相看只有玉梅花,天寒翠袖凭谁管。

尺幅寻春,孤怀待雁。

高楼莫倚愁无限。

故山猿鹤倘相逢,尊前休说沧桑换。

[42]

《踏莎行・春思》

宋・高观国

柳色黄时,海棠红近。

一年春事都来几。

东风吹尽柳花风,山南山北添诗思。

纵目烟郊,闲吟水际。

嫩晴时候人行未。

一犁初卸半蓑烟,轻红浅翠成图绘。

[43]

《踏莎行・夏夜》

近现代・顾宪融

夜色溶溶,荷香阵阵。

画楼人静消残闷。

一弯新月上帘钩,银缸照影怜孤韵。

纨扇轻摇,罗衫半褪。

幽怀欲诉凭谁问。

起来独自倚栏杆,满天星斗光成阵。

[44]

《踏莎行・送君之楚》

清・宋琬

白下潮生,黄陵庙古。

扁舟一夜烟中语。

怀人何处最关情,青山几点湘南路。

巫峡啼猿,巴陵落雁。

孤帆目断愁无数。

鹧鸪声里劝加餐,天涯到处思亲处。

[45]

《踏莎行・秋思》

宋・陈允平

远草情钟,孤花韵胜。

一楼耸翠生秋暝。

十年二十四桥春,转头明月箫声冷。

赋药才高,题琼语俊。

蒸香压酒芙蓉顶。

景留人去怕思量,桂窗风露秋眠醒。

[46]

《踏莎行・和赵国兴知录韵》

宋・辛弃疾

吾道悠悠,忧心悄悄,

最无聊处秋光到。

西风林外有啼鸦,斜阳山下多衰草。

长忆商山,当年四老,

尘埃也走咸阳道。

为谁书到便幡然,至今此意无人晓。

[47]

《踏莎行・秋思》

清・王士祯

红叶荒村,黄花小渡。

西风催送归帆去。

数声渔笛一江秋,乱云低卷入平楚。

远岫含烟,长林积雨。

天涯目断愁无数。

凭高莫唱夕阳歌,断肠人在江南路。

[48]

《踏莎行・柳眼偷金》

宋・赵长卿

柳眼偷金,梅腮弄粉。

依稀已觉春相近。

拂堤杨柳弄轻柔,桃花未肯全开尽。

酒晕潮红,粉妆褪晕。

佳人挽住春衫问。

从今莫厌看花频,看花有似相期近。

[49]

《踏莎行・雪中忆梅》

清・徐灿

翠羽声沈,罗浮梦杳。

江南一望炊烟小。

故园消息正关情,天涯又被梅花恼。

欲语还愁,频惊却笑。

孤怀自许凭谁晓。

冰姿遥忆水边春,罗浮梦断情难了。

[50]

《踏莎行・春闺》

清・董俞

绣户沈沈,琐窗悄悄。

一帘红雨催春老。

东风不管别离愁,落花满地无人扫。

宝鸭香消,玉炉篆袅。

梦魂欲断情难了。

凭栏无语对青山,相思又逐春山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